官方微信

关注公众号

对外交流

赵军宁、华桦团队在藏药俄色(E’se)研究取得新进展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22

赵军宁华桦团队在藏药俄色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Integrated analysis of metabolomics,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intestinal microbiota reveals Tibetan herb E'se ameliorate disorders of glycolipid metabolism in db/db mice.”为题,近日在线发表在 Phytomedicine(中科院1 JCR Q1,影响因子8.3)。

藏药俄色(花叶海棠Rehd.Hughes 或变叶海棠Batal.Schneid在中国西部藏族聚集区被广泛用作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但其调节糖脂代谢紊乱的机制尚未深入研究肠道微生物群在糖脂代谢中也起着关键作用俄色是否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来调控这一过程仍需进一步探究。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俄色水煎液冻干粉(EMT)的化学成分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潜在治疗靶点。结果发现EMT显著改善了db/db小鼠的糖脂代谢异常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主要涉及G蛋白偶联受体(GPR)活性和GLP-1分泌等通路进一步的微生物16S rRNA 测序和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显示,EMT可使db/db小鼠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发生显著变化,MuribaculaceaAlloprevotellaRikenella Parabacteroides的丰度增加,与短链脂肪酸(SCFA)分泌增强相关。SCFA 的增加激活了肝脏和结直肠GPR41/43促进GLP-1 分泌调节肠道炎症因子和氧化因子的分泌,并下调db/db小鼠的NF-κB通路表明俄色可有效改善糖脂代谢异常和肠道屏障炎症有望成为一种具有治疗潜力的新型药物。

 

image.png 

 

EMT 给药减轻 db/db 小鼠的肠道菌群失调并促进短链脂肪酸的分泌

 

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郑璐瑶为论文第一作者,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刘俐助理研究员、陈雪助理研究员、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安尚孝参与了该工作,华桦研究员、赵军宁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国家纳米科学研究中心为论文通讯单位。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Zheng L, Liu L, An S, Chen X, Hua H, Zhao J. Integrated analysis of metabolomics,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intestinal microbiota reveals Tibetan herb E'se ameliorate disorders of glycolipid metabolism in db/db mice. Phytomedicine. 2025 Jun 16;145:156979. doi: 10.1016/j.phymed.2025.156979.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541118.


上一篇:中药监管科学(TCM regulatory science)研究取得新进... 下一篇:赵军宁、谭蕊蓉、郭延垒团队在四氢姜黄素研究取得新进...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9 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TEL):028-84348180 信访举报邮箱:SCSZYYZHYXZX@163.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邮编:610041

备案序号:蜀ICP备15866558号 技术支持:明腾-西部商务网

微信公众号